究竟是什么原因引发中耳炎
孩子出现耳痛的常见原因之一就是中耳发炎,即出现中耳炎。那么什么是中耳炎呢?其实,中耳炎就是累及中耳部分或者全部结构的炎性病变。中耳炎的患者大多都是8岁以下儿童。一旦发病,患者就会头脑涨痛,甚至还会导致耳聋。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中耳炎呢?今天,我们就来仔细了解一下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接下来便一起来看看吧。

病因一、中耳感染
中耳感染是常见的中耳炎病因之一。其中,最为常见的耳部感染类型是急性中耳炎,也就是中耳的耳部感染。因为咽鼓管能够帮助液体从中耳排出,而当人们发生感冒或过敏时,咽鼓管容易被阻塞,就会导致充血,液体积聚,最后压迫并刺激脆弱的鼓膜。而被困在潮湿、黑暗的中耳环境中,这种液体也可能会滋生细菌,导致耳部感染。
病因二、呼吸道及鼻咽部疾病
急性中耳炎是由咽鼓管途径感染的中耳黏膜急性化脓性炎症。因为感冒后,人的咽部、鼻部炎症会向咽鼓管蔓延,导致咽鼓管咽口、管腔黏膜等处出现充血、肿胀,纤毛运动出现障碍,最后就会引起中耳炎。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比较常见的致病菌。
病因三、外伤
外伤也会引发中耳炎。因为鼓膜是一层薄且敏感的组织,如果被被戳、敲击很容易受伤。此外,把耳塞、棉签、手指、或其他异物放在耳道下方,也容易刮伤鼓膜,导致炎症和疼痛。
病因四、游泳
这是因为游泳者的耳朵容易出现耳道感染,从而刺激耳膜,导致中耳炎。这种情况的中耳炎在游泳运动员中相当常见,因为过多的水分会破坏人体皮肤,导致细菌或者真菌进入皮肤中。
病因五、仰卧位吃奶
仰卧位吃奶也是导致中耳炎的重要因素。因为幼儿的咽鼓管较为平直,管腔短而内径宽,如果婴幼儿采用仰卧位吃奶,奶汁可能会经过咽鼓管呛入中耳,引发中耳炎。
病因六、大疱性肌炎
大疱性肌炎是鼓膜的感染,一般由引起中耳感染的相同细菌引起。事实上,这两种情况会经常同时发生。大疱性鼓膜炎的特征是耳膜上有充满液体的水泡。
中耳炎应该怎么治疗?
保守治疗
早期患者宜作输液治疗或可配合氦氖激光,以激光光束照射耳部,可产生热、电磁、光化学等效应,具有止痛、消炎、抗感染、活血化瘀、疏调经络,组织修复等作用,绿色治疗无创伤,随治随走
咽鼓管吹张术:采用咽鼓管吹张器提供连续的、稳定的空气流进入鼻腔。在患者吞咽时,空气被传送到咽鼓管,从而使中耳通气。可缓解负耳压,并排尽积液和负压,恢复听力。无痛无创非药物治疗,适宜急慢性中耳炎早期患者
手术治疗
鼓膜置管术:在德国WOLF内窥镜下行鼓膜切开加鼓膜置管术。鼓室通风管在耳内存留大概3-6月,改善中耳的通气,利于液体的引流,促进咽鼓管功能的修复。有效改善通气,鼓膜契合度高,位置精准,利于引流。适宜分泌性中耳炎患者
鼓膜修补术:在耳屏游离缘内侧弧形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于软骨膜与皮下组织之间分离,根据穿孔大小及形状修整软骨。在耳显微镜监视下,搔刮穿孔周围形成新鲜创面,然后将取下的耳屏软骨及软骨膜贴合,最后外耳加压包扎。术时短,创伤小,取材方便,融合度高,听力恢复快。适宜化脓性中耳炎患者
改良乳突治疗术+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在德国蔡司显微镜下行改良乳突治疗术+鼓室成形术+听骨链重建术。术中既能清除中耳各部的所有病灶,切除外耳道后上骨壁,使乳突腔、鼓窦向外耳道开放,同时又保留中耳的传声结构。微创治疗,手术损伤小,听力恢复快。适宜中耳乳突炎患者
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哪些?以上我们为大家介绍了最主要的六种原因,分别是中耳感染、呼吸道及鼻咽部疾并外伤、游泳、仰卧位吃奶、大疱性肌炎等等。希望大家通过上文的介绍,对这些导致中耳炎的原因有基本的了解,在平时的生活中,尽量注意、避开致病因素,保持身体健康。
仁品耳鼻喉专科医院提醒您,如若发生疾病,建议前往正规的耳鼻咽喉科就诊,不要病急乱投医。市场上有很多人会瞄准一些患者受该症折磨太过长久而乱投医的心理,如果您还想了解更多详细的治疗方案,请在线联系025-85262032。
上一篇:为什么容易引发中耳炎?
下一篇:得了中耳炎有什么治疗方案